1
种子细胞
细胞培养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的肉类生产技术,制约细胞培养肉规模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能力。传统的贴壁培养技术由于无法规模化扩增,难以为细胞培养肉提供足够的细胞数量。悬浮培养是一种非贴壁依赖性培养方式,该培养方式提高了体积利用效率,突破了细胞大规模扩增受限问题。Yaakov Nahmias团队通过驯化鸡成纤维细胞获得了2D可以长期传代培养的鸡种子细胞,之后通过连续60天悬浮驯化,获得了可以长期稳定传代培养,倍增时间为20±2 h且具有成脂分化能力的细胞培养鸡种子细胞。
该团队为了保证种子细胞来源的一致性和规模化生产,建立了主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工作细胞库用于规模化生产。同时,评估了细胞库的安全性,主要包括细菌、微生物学和病毒等安全性检测,保证种子细胞没有传播病毒和致病性的风险。
目前,国际上细胞培养肉公司主要聚焦于鸡和牛细胞培养肉产品的开发。周子未来作为国内培养肉研发公司的代表,则专注于中国消费量最大的猪细胞培养肉产品开展研发,目前已经实现了猪源种子细胞的大规模悬浮培养。
图1 鸡胚成纤维细胞长期培养和悬浮培养驯化
图2 鸡胚成纤维细胞安全性评价
2
培养基
在培养基方面,该团队开发了无血清培养基以支持批次培养与灌流培养工艺。同时,为了避免动物源物质白蛋白在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采用甲基纤维素、β-环糊精、抗氧化剂等物质进行替代,开发了新一款无动物源成分的无血清培养基(Animal component free,ACF),将培养基成本从3.26美元/升降低至0.63美元/升,折合人民币约4.5元/升。
图4 无血清/无动物源培养基价格对比图
3
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对于最终的细胞培养肉生产非常重要,该研究团队利用切向流过滤技术(TFF)灌流生产培养肉细胞,每毫升可产生高达 130 × 106个细胞的生物量,相当于 43% w/v 的湿重产量。通过自研迭代的ACF(无动物源成分)培养基,成本为0.63美元/升,在该培养基中可以进行鸡细胞高密度的连续培养,并可以在连续的20天内进行多次收获。
4
经济性分析
1、规模效应显著:随着生物反应器规模的扩大和TFF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2、营养成本占比上升:虽然设备成本下降,但营养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却有所上升,并趋于稳定。
3、培养基成本优势:使用的ACF(无动物成分培养基)比SFM(无血清培养基)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4、经济可行性:大规模灌流技术下的培养鸡肉生产成本为6.8-20.7美元/磅(107元-327元每公斤),已经接近传统鸡肉的市场价格。
本论文论证了细胞培养肉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的可行性,期待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不断推动细胞培养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细胞培养肉走向市场。